|
綜合管網地理信息系統:地下水務網絡的數字孿生體城市地下管網規(guī)模超280萬公里,其空間信息混亂、漏損定位難等問題嚴重制約水務管理效能。河北海峰電子科技深度融合GIS技術+物聯網設備,打造以海峰云井電雙控太陽能井房+HFLD-7000DKC RTU終端為核心的綜合管網地理信息系統,構建地下管網的“透視眼”與“智慧腦”。
一、空間數字化:重構管網資產地圖 - 厘米級定位:RTU終端集成北斗/GPS雙模定位,坐標誤差≤5cm; - 三維建模:關聯管徑、材質、埋深等40+屬性數據,支持爆管事故模擬推演; - 移動巡檢:APP端導航至故障井房,定位效率提升80%。
二、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:秒級感知管網狀態(tài) 1. 壓力傳感網絡:太陽能井房內置0.1%精度傳感器,實時監(jiān)測壓力突變(如驟降0.3MPa觸發(fā)泄漏預警); 2. 水質安全防控:濁度、余氯等參數超標自動關閥,保障末端用水安全; 3. 能源自給:整機功耗2W太陽能供電,無網區(qū)域續(xù)航365天。
三、智能調度:優(yōu)化水務運營效能 - 漏損定位:通過壓力梯度分析,72小時內定位泄漏點(精度±10米); - 應急聯動:爆管事件自動生成關閥方案,影響用戶數減少60%; - 規(guī)劃輔助:疊加人口熱力圖預測用水負荷,輔助管網擴建決策。
應用實效 山東某水務集團部署系統后: - 漏損率從22%降至9%:年挽回經濟損失1800萬元; - 維修響應縮短至30分鐘:GIS導航直達故障點; - 管網壽命延長15年:腐蝕風險區(qū)域優(yōu)先改造。
結語 河北海峰通過“空間數據+實時監(jiān)測+AI決策”技術閉環(huán),為城市地下管網賦予數字生命,推動水務管理邁入“可知、可控、可預測”新時代。 |